微粒暗碼條煙隱形碼追溯技術,明暗碼結合解決竄貨難題
河南省煙草專賣局(公司)積極探索“互聯網+”技術在卷煙流通環節的應用,自主開發了條煙隱形碼追溯技術,集成規范管理、質量追蹤等多項功能,有效解決了規范經營落地、市場流向監控等問題。
這項物流技術創新,始于專賣管理的一個難題:條煙激光碼被違法人員損壞篡改,導致信息殘缺、辨識不清甚至消失,影響溯源取證。能不能通過物流環節技術創新護航規范經營?
答案是肯定的。
今年年初,河南省局(公司)物流管理處主動作為,由張國華創新工作室牽頭申報創新課題,開展隱形打碼和物流追溯機制研究,信陽、周口市煙草專賣局(公司)分別承擔兩大核心技術攻關。
此項研究基于煙草物流現有打碼設備和技術手段,在原有32位條煙激光碼的基礎上,利用隱形油墨增加一條暗碼,確保在日常光線下,肉眼無法識別,并增加一套內部條碼編制規則,由內部專業人員自行定義碼段信息,形成動態密碼庫,使條煙碼實現“七十二變”。
4月28日和5月8日,河南省局(公司)組織周口、信陽市局(公司)及各軟硬件廠家進行技術討論,并做了周密的進度安排。
為不影響車間正常分揀,周口、信陽市局(公司)課題組成員白天進行軟件編譯,開展條煙碼段信息編輯多樣性研究,晚上待車間卷煙分揀結束后進行聯調測試。
軟硬件不兼容、硬件之間通訊協議不匹配、暗碼打碼漏碼……一系列難題接踵而至,課題組成員一邊查閱資料,一邊試驗,在一次次失敗中曲折前進:軟硬件不兼容,課題組對軟件進行修改;通訊協議不匹配,重新梳理通訊協議;暗碼打碼漏碼,查閱大量備件資料,最終找到適合生產線的傳感器……
7月27日,周口市局(公司)率先突破信息不同步難題,實現了“一條煙、兩個碼”編碼方式并行;8月5日,信陽市局(公司)攻克噴墨易擦拭的技術瓶頸,完成了“明暗結合、同步標記”。兩大技術難關的攻克,使河南省局(公司)實現了對每條卷煙的來源可查、去向可追。
與此同時,河南省局(公司)升級物流綜合信息管控平臺,將條煙隱形碼追溯與物流送貨到戶、到貨簽收、作業監控、違規預警等功能集成整合,實現物流服務增值。
為強化隱形碼打碼環節現場管理,河南省局(公司)出臺了全省統一的條煙隱形碼管理規范和條煙隱形碼編碼管理細則,確保運行規范高效。
目前,條煙隱形碼追溯技術已在鄭州、洛陽、開封、商丘四個地市局(公司)推廣應用。